随着人们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手中闲置物品日益增多,二手电商平台发展势头迅猛。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二手电商平台乱象丛生,问题商品充斥,诈骗纷争不断,消费维权困难,亟待规范整治。
违规、违禁品公然售卖
当前,二手电商平台用户集聚、品类繁多,但也留下了藏污纳垢的监管死角。
——出售假货的集散地。在转转和闲鱼平台上,不少所谓二手商品的价格与线下大相径庭:一只专卖店售价约6.6万元的腕表,二手平台仅售65元;一款官网售价近千元的香水,售价为35元;一条市面售价700元左右的中华香烟,卖家表示“高仿”只需180元。
当被问及是不是正品时,有的卖家回应:“这个价格还指望买正品”“不要问是不是正品,要正品去专柜”;有的卖家则声称,“保证使用感觉和正品一样”。
——违禁交易的“桃源村”。在闲鱼上找到违禁品并非难事。一个售卖“植物碱烟油”的卖家表示,出售的烟油含有大麻成分,售价2000元,销路不愁;搜索“靶向药”会出现多个抗癌“二手药物”,某个出售抗癌药“特罗凯”的卖家说,30粒一瓶的药需要1800元,每月可提供一瓶;搜索户口,则会出现全国多地的户口代办信息,有人开价18万元保证,可介绍陌生人同孕妇结婚,为胎儿解决北京户口问题。
——贩卖野生动物的“法外地”。在闲鱼上,还能找到售卖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猞猁的卖家,每只售价10万元。此外,平台还有其他卖家出售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唐鱼、胭脂鱼、山瑞鳖等。多个卖家表示,主要以快递方式寄送,并提醒“不要当着快递员的面验货”“拆封时拍视频,如死亡会补发”。
骗术陷阱花样翻新
网上针对二手电商平台交易的骗术、陷阱、扯皮经历分享热度居高不下。某知识分享网站上,相关问题点赞数累计过万,评论达到数千条,分享的被骗套路五花八门。
杭州白领小施就称遭遇到了“高级骗术”。她在二手平台上购买了一款约2000元的二手手机。当面交易时,尽管小施确认收货,但钱却迟迟未到卖家账上。小施发现,原来有人克隆了买卖双方的账号。骗子转发卖家的留言给小施,再用小施的回复给卖家。钱最后打进了骗子的克隆账号。
有的骗术则靠悲情。“当时就因为卖家说‘母亲重病,只能变卖手头物品看病’的说明才买的”,上海白领黄小姐购买了一条1350元的二手围巾,去门店比对后,发现差别巨大,但卖家拒绝退货。
根据平台提供的信息,黄小姐查询到卖家有多个账号、名字、地址,并发布了大量雷同商品。有的买家在商品下留言“3400元就当买个教训”。
套路不止于此。有人被卖家从二手平台引至微信,微信转账后直接被拉黑;有人花550元买来的二手手机,被卖家催促确认收货后,才发现是一台模型机……
不少用户反映遭遇维权困境,原因是很多二手商品不支持无理由退货,而且“一旦确认收货,平台往往不支持维权”。
闲鱼在其管理规则中声称“交易成功后,不支持售后维权”;转转在其“介入处理规则”中表示,如买方已主动确认收货,或超过确认收货期限、系统自动打款给卖家的,转转有权不予受理争议申请。
监管与自治须共同发力
“二手电商平台并非法外之地。”多位专家表示,尽管二手电商平台有利于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但“绝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做好平台大扫除。即使从事零星小额交易,买卖双方也实质构成经营者和消费者关系,需符合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平台经营者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二手平台在违禁商品关键词审核上,人工和人工智能需紧密结合。市场监管部门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把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让违法者寸步难行。要进一步严格用户准入,除了信用积分制度,平台可尝试建立保证金、买卖双方实名可见等制度,为买卖双方增信,用良币驱逐劣币。同时,依据用户大数据,实行分类管理,让以经营为目的的用户承担应尽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说:“对有异常交易行为和对话的用户,平台要及时响应,对其名下的账号进行迅速、合法的处置,让违规违法者寸步难行。”
——给用户吃下定心丸。“出了问题,要让用户找得到人、投诉有门。”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平台要加强对售后工作的投入,及时响应消费者需求,不要让二手交易成了“一锤子买卖”。
他建议,可对部分标准化、金额较大的二手商品推广第三方鉴定,并公示鉴定报告;推广二手商品赔付险服务,一旦出现问题,可由保险公司或平台先行赔付。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信阳.光山)
主办:光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