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易啊,你终于要还钱了,没事,我星期天在执行局加班呢,你赶快把钱转过来吧。”4月12日,巩义市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王林超法官在单位加班加点促结了一个执行案。
这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2016年4月韩某向崔某借款7万元,并约定有利息,经崔某催要韩某于2017年8月偿还崔某1万元本金及1.26万元的利息。后崔某多次讨要剩余欠款,韩某都以种种理由推诿不予归还,遂被诉至法院。案件在审理过程中,韩某和崔某当庭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分期还款。没想到韩某并没有按约还钱。2019年5月,案件到了执行程序后,韩某和崔某私底下又达成了分期和解协议,韩某再次向崔某保证这次一定会按约还钱。但这次,韩某还了1万多元后就又不还钱了。
2019年1月15日,崔某申请恢复执行,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执行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且被执行人韩某一直不愿露面,于是执行员王林超一有空就给他打电话,每天打好几通。“我给你说,你赶紧给钱还了吧,人家申请人一把年纪了也不容易,你还钱我就把你的失信限高给撤了,有钱不还也是一种违法行为......”经过执行员数十天的不懈努力,守法“紧箍咒”让韩某“不堪重负”,主动表态要还钱。4月12日,韩某将钱转进了法院账户,崔某终于拿回了欠款。
版权所有:信用中国(信阳.光山)
主办:光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